格洛夫斯:弗朗切真是让自己难堪
中指出:引导光伏、风力发电等产业项目使用未利用土地;近日,国土资源部在下发的《关于开展2015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中,将光伏用地首次列入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遥感监测系统
3)产业发展综合优势我国对半导体、集成电路等行业的长期投入,推动了光伏产业等大半导体分支行业的产业配套不断完善。截至2014年底,我国累计光伏装机总量26.5GW,预计2015年底可达约44GW,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应用市场之一。
标准化工作对产业的引导规范作用尚未显现,更未得到决策层应有的重视。3)资金支持失衡,政策引导对制造业推动不足光伏制造业是推动光伏产业技术革新、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核心环节,但目前我国光伏相关政策及资金扶持等仍偏重于下游应用环节,对上游制造业支持不足,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有限。5)深入落实部门责任,加强政策贯彻联动有关部门应按照国务院三定方案确定的部门分工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协作,增进政策联动,杜绝部门工作交叉及重复性政策制定等现象。目前,晶硅组件在我国光伏产品产量占比中超过99%,大规模产业化转换效率(多晶平均15.5%,单晶平均16%)远低于SunPower等技术领先企业水平(单晶平均约22.5%),同时薄膜、异质结等其他技术路线发展不利,过强的技术单一性致使产业发展风险剧增。2)技术创新受限,关键工艺差距明显一方面,如同我国多数传统产业,光伏产业关键技术发展延续了引进加国产化的老路,底层技术鲜有创新,丝网印刷机、高纯银浆等关键设备和材料仍高度依赖进口,国内电池制造环节丝网印刷机约七成为意大利Baccini公司生产,而杜邦等国外公司对我国部分光伏辅料也进行垄断。
与此同时,国际上对于光伏应用的市场化推广已成熟,而我国部分地区还在通过示范项目加以推广。2014年,我国多晶硅产量13.2万t,占全球总产量比例47%;电池组件产量35GW,占全球比例达到70%;全年新增光伏并网装机10.6GW,累计装机量达到26.5GW。王志峰指出,一是通过示范工程建成太阳能热发电产业链;二是培养集成能力,锻炼集成队伍。
槽式一般用导热油,我国在2013年就有相关产品,之前依靠进口,目前中科院电工所在延庆的十二五1兆瓦槽式电站用的就是国产油。着力提升集成能力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此次太阳能热发电示范工程项目的核心有两点。该种玻璃透光率可以达到94%以上,远高于普通玻璃,国内两家企业有其生产线,目前我国超白玻璃制造不存在问题。他强调,其中集成能力最重要,也是最大的难点。
在谈及光热发电的价值时,王志峰如是说。在原片玻璃方面,太阳能热发电需要的是超白玻璃也叫低铁玻璃。
但是由于没有市场需求,我国熔盐方面研究主要停留在实验室,还没有满足产业化需要的大规模工业生产,所以绝大部分熔盐还需从外国进口。至于塔式吸热器,我国的一些锅炉厂可以制造,这方面也初步具备了生产供应能力。就储热材料而言,现在全球用得最多的是熔盐,一般是硝酸盐。光热发电在国内刚刚起步,还处于摸索阶段,要想提高光热产业集成能力,必须科研、设计、工业三方配合,汇集钢构行业、化工行业、电力行业的力量,同时还需国家为光热产业提供不间断的支持,通过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实现产业国产化,最终建成一个健康、有序的太阳能光热发电示范工程
近日,记者从涿州聚烨光能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的塔式聚光光伏太阳能示范发电站正在作最后调试。目前该电站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已经超过40%,预计未来几年里将突破50%,而传统晶硅类电池的转化率仅在20%左右。这项技术是一种集合了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一体的创新型塔式太阳能发电技术,其采用定日镜收集太阳能,即将阳光反射至一个安装在塔式结构的接收器上。聚烨光能公司董事长王凤指介绍说:塔式聚光光伏太阳能涿州示范发电站运行后发电功率为200千瓦
聚烨光能公司董事长王凤指介绍说:塔式聚光光伏太阳能涿州示范发电站运行后发电功率为200千瓦。近日,记者从涿州聚烨光能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的塔式聚光光伏太阳能示范发电站正在作最后调试。
这项技术是一种集合了光热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一体的创新型塔式太阳能发电技术,其采用定日镜收集太阳能,即将阳光反射至一个安装在塔式结构的接收器上。目前该电站电池的光电转化率已经超过40%,预计未来几年里将突破50%,而传统晶硅类电池的转化率仅在20%左右
东北工厂的生产规模比较小,不过SolarFrontier计划2018年在海外启动以该工厂的技术为基础、年产能约为1GW规模的工厂,建立包括日本在内,合计年产能为2GW的生产体制。这是该公司在接受《日经电子》的采访时透露的。如果40美分/W的计划能尽快实现,则有望超过光伏电池板制造成本很低的中国企业,在光伏板W单价由低到高的排名中跃居世界第一。所以,光伏电池板制造成本的降低不会直接体现在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上。而且,还通过改进太阳能电池的元件构造等,估计可使模块转换效率提高至14.7%以上,因此确立了将每瓦的制造成本降低约2成的目标。不过,根据光伏电站的规模和设置方式,BoS依然有较大的降价空间,因此,可以认为光伏发电的理论发电成本接近基于光伏电池板原价的成本。
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欲凭借约40美分/W的超低成本光伏电池板全面进军世界市场的态度。另外,每块光伏电池板的制造时间由原来的24小时大幅缩短至8小时。
如果运转期间超过20年,发电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SolarFrontier表示,完成折旧后,成本还有望降低到30美分/W。
假设这一成本就是导入费用,并且电池板20年无故障持续运转,也不需要任何利息,而且,光伏逆变器10年更换一次业内最低价的约3万日元/kW的产品,这样算来,在日本的发电成本约为4.6日元/kWh,在现有发电技术中为最低水平。海外工厂的建设地点尚未确定,不过SolarFrontier表示,计划选择离需求地较近的场所,实现地产地消。
该工厂的生产规模最大为150MW/年,预定2016年开始正式运转。新生产线平均每瓦的设备投资额和运行费用只有原来的2/3。该公司在验证2015年春季开始试运转的东北工厂(日本宫城县黑川郡大衡村)的新生产线的过程中,发现了降低制造成本的可能性。当然,实际设置光伏电池板时,除了光伏板的制造成本之外还要加上毛利润,以及设置费用、与电源相关的工程费用等BoS(BalanceofSystem)费用,因此,总设置费用大多会达到光伏板原价的3倍左右。
光伏发电的理论发电成本将降至4.6日元/kWh顺便一提,约40美分/W的制造成本按日元计算约为49日元/W,每kW为4.9万日元。昭和壳牌石油的子公司、制造CIS型光伏电池板的SolarFrontier制定了削减成本的目标,2~3年内将把光伏电池板的平均每瓦额定输出功率的制造成本(W单价)由目前的50美分/W以上削减至约40美分/W
另外,每块光伏电池板的制造时间由原来的24小时大幅缩短至8小时。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欲凭借约40美分/W的超低成本光伏电池板全面进军世界市场的态度。
当然,实际设置光伏电池板时,除了光伏板的制造成本之外还要加上毛利润,以及设置费用、与电源相关的工程费用等BoS(BalanceofSystem)费用,因此,总设置费用大多会达到光伏板原价的3倍左右。这是该公司在接受《日经电子》的采访时透露的。
该公司在验证2015年春季开始试运转的东北工厂(日本宫城县黑川郡大衡村)的新生产线的过程中,发现了降低制造成本的可能性。如果40美分/W的计划能尽快实现,则有望超过光伏电池板制造成本很低的中国企业,在光伏板W单价由低到高的排名中跃居世界第一。如果运转期间超过20年,发电成本还会进一步降低。所以,光伏电池板制造成本的降低不会直接体现在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上。
昭和壳牌石油的子公司、制造CIS型光伏电池板的SolarFrontier制定了削减成本的目标,2~3年内将把光伏电池板的平均每瓦额定输出功率的制造成本(W单价)由目前的50美分/W以上削减至约40美分/W。海外工厂的建设地点尚未确定,不过SolarFrontier表示,计划选择离需求地较近的场所,实现地产地消。
新生产线平均每瓦的设备投资额和运行费用只有原来的2/3。光伏发电的理论发电成本将降至4.6日元/kWh顺便一提,约40美分/W的制造成本按日元计算约为49日元/W,每kW为4.9万日元。
SolarFrontier表示,完成折旧后,成本还有望降低到30美分/W。东北工厂的生产规模比较小,不过SolarFrontier计划2018年在海外启动以该工厂的技术为基础、年产能约为1GW规模的工厂,建立包括日本在内,合计年产能为2GW的生产体制。